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科技問答
  2. 答案列表

為什麼會地震,地震的形成原理是什麼

回答列表
地震是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當地球內部在運動中積累的能量對地殼產生的巨大壓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強烈地震過後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較小的餘震。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傳播出去,在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7%。
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衝擊地面(隕石衝擊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1.地球內部結構如何。
答:地球內部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2.什麼是地震?
答: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或人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動叫地震。
3.什麼是震源?
答: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
4.什麼叫震中?什麼叫震中距?
答: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5.什麼是震源深度?何為淺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從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叫震源深度。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為中源地震。
6.世界上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有多深?那些地方深源地震多。
答:1934年6月9日的印尼蘇拉西島東的地震,震源深度達720公里。
深源地震在環太平洋深海溝地區最多,我國東北部有深源地震、台灣以東海域有中深源地震活動。
7.根據成因可將地震分為幾種。
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類.人工地震有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動,水庫蓄水引起的地震等。
8.何為構造地震?有何特點。
構造地震是由地球內部構造運動導致岩層斷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與地質構造體系關係密切,多分布於地下5-30公里的地殼內.其特點是地震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破壞力強,並且有重複性.構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9.何謂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爆發而引起的天然地震,火山地震的持續時間短,影響範圍小,震源深度不超過10公里。
10.何謂陷落地震。
天然原因形成的地下岩洞頂蓋支撐不住岩層的重壓崩塌形成的地震。
11.何謂地方震、近震、遠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內,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為遠震。
12.震級為尺度,何謂有感地震、破壞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級小於3級的稱微震,震級在3級以上的稱有感地震,震級在5級以上的稱破壞性地震,震級超過7級的稱大地震。
13.什麼是震級?
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33倍。
14.何謂地震烈度?影響地震烈度的因素有那些。
地震對某一地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稱烈度。
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樣,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地址構造,地面建築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關。
15.中國地震烈度表表述的各烈度的判別標準是什麼?
16.何謂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發生時產生於地球內部的彈性波,是地震釋放能量的方式。
17.地震波的種類?有何特點。
地震波有體波和面波,體波有分為縱波和橫波。
橫波的振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垂直,在地面上表現為左右搖晃,縱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在地面上反映了上下跳動(顛、簸)的振動。
二者相比,縱波傳播的速度比橫波快,所以,一般地震發生後感覺到上下跳動,其次才是左右搖晃.另外,橫波振幅比縱波大,破壞力大.橫波的水平晃動力是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
18.震級和烈度的含義有何不同。
震級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釋放的能力多少有關,而烈度反映是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則各處不同,烈度不僅同震級有關,同時還跟震源深度、震中距的遠近以及地震波通過介質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
19.一年中地球上發生多少次地震,破壞性地震有多少。
全球每年有五百多萬次,其中破壞性地震一千多次,七級以上的大地震十幾次。
20.世界那些地方地震多。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帶。
(1)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經千島群島、日本列島南下經我國台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達紐西蘭。
(2)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經緬甸至我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
21.地震帶發源於多深的地方。
世界上大多數地震的震源多分布在地下5---30公里這一帶。
22.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那一次。
目前記錄到最大的地震還沒有超過8.9級地震,,1960年5月22日南美智利發生的8.9級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哥侖比亞邊界附近近海中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東邊海中也曾發生8。
9級地震。
23.我國發生過多少次8級以上的大地震,試舉三例。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據現有資料統計發生8級以上地震17次,1679年9月發生在河北省三河的8級地震;1920年12月發生在海源的8。
5級大地震;1927年5月發生在甘肅省古浪的8級地震;1950年8月發生在西藏察隅的8.5級地震,1972年1月發生在台灣東邊海中的8級地震。
24.我省發生過幾次7級以上的地震,舉出四例。
共發生過5次。
1679年發生在三河的8級地震;1830年發生在磁縣的7.5級地震;1966年發生在邢台的7.2級地震;1976年發生在唐山的7.8級地震;1976年發生在灤縣的7.1級地震。
25.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震帶。
我國東部的主要地震帶有郯城-廬江地震帶,河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燕山---渤海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等;西部有北天山地震帶,南天山地震帶、祁連山地震帶、崑崙山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中部為南北地震帶,貫穿中國;另外還有台灣地震帶,它是西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
26.華北地區有哪些地震帶。
地震帶是地震發生較多的又較強烈的地帶,華北地區的地震帶有河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燕山---渤海地震帶、廬江地震帶.根據地質力學的觀點,我國大致可分為20個地震帶。
1.台灣帶;2.閩粵沿海帶;3.東北深震帶;4.營口-郯城-廬江帶;5.河北平原帶;6.海原-松潘-雅安帶;7.山西帶;8.渭河平原帶;9.銀川帶;10.蘭州-天水帶;11.河西走廊帶;12.馬邊-巧家-通海帶;13。
冕寧-西昌-魚鮓帶;14.騰衝-瀾滄帶;15.哀牢山帶;16.爐霍-乾寧帶;17.花石峽帶;18.拉薩-察隅帶;19.西藏西部帶;20.天山帶。
27.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誰發明的?簡述地震儀的發展概況。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在公元前132年,我國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叫做侯風地動儀。
近代的地震儀在18世紀90年代才製作成,其原理與侯風地動儀基本相似,地震儀發展很快,種類繁多,現有長、短周期等各種類型,並已實現了無線遙測、磁帶記錄、數字化等.靈敏度從放大幾倍到千倍、萬倍、十萬倍乃至百萬倍不等,周期範圍從0。
05秒到100秒。
28.什麼是地震預報?分幾種?
地震預報是對未來破壞性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及地震影響的預測,預報分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
29.地震長期預報的內容是什麼?
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幾年到幾十年或更長時間內的地震危險性及其影響的預測。
包括全國或區域性的地震區劃;建設規劃及工程場地的地震烈度,地震地面運動參數、地震小區劃和震害預測;全國或區域性的地震活動趨勢大預測。
30.什麼是地震中期、短期和臨震預報?
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幾個月到幾年內將要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的預報。
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幾天到幾個月內將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的預報。
臨震預報是指幾天之內將要發生破壞性地震的預報或警報。
31.我國成功的預報了哪幾次地震。
曾成功的預報了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烏恰縣的兩次地震;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7.3級地震;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潞西7.5 級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7。
3級地震.尤其是海城7.3級地震,全世界公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7月12日雲南孟漣發生7.3級地震,雲南省地震局7月11日向地、縣幹部會彙報,並請地方政府採取措施,大大減輕了損失,受到雲南省政府及國家地震局的嘉獎。
32。
我國地震預報的法規由哪一級領導批准,何時批准,國家地震局何時發布的。
由國務院1988年6月7日批准,1988年8月9日由國家地震局發布。
33.我國地震預報的法規的意義是什麼?
為了加強對地震預報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35.地震有前兆嗎?
有.岩體在地應力作用下,在應力應變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會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生物、和氣象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
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來,我國已在70次中強地震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條前兆異常。
36.地震前兆異常分幾類。
可歸為10大類,分別是:地震學前兆、地殼形變、重力、地磁、地電、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態、應力、應變、氣象異常以及宏觀前兆異常。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