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趣聞問答
  2. 答案列表

如何緩解百日咳帶來的咳嗽

回答列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周繼朴說,在中醫看來,百日咳的核心病機為外感時疫,內蘊伏痰,時邪與伏痰搏結,阻遏氣道,肺氣上逆而為病。因此,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是瀉肺清熱,化痰降逆臨床分為初咳期、痙咳期、恢復期三期論治,多用中藥湯劑治療。
周繼朴介紹:
百日咳初咳期症狀類似感冒,常用解表宣肺止咳藥物。
痙咳期症狀主要為痙攣性咳嗽,即連續咳嗽不止並伴有雞鳴樣迴音,此時痰熱或痰火病因更為突出,常用清熱化痰、解痙降逆藥物,如清肺熱的黃芩、桑白皮、地骨皮,降氣的蘇子、葶藶子。
恢復期則常用養陰潤肺藥物,如沙參、麥冬。
「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具有『同病異治』的特點,能夠根據各人的不同體質實現個體化治療。」周繼朴說,百日咳病程可達2至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經過治療大部分患者1個月左右就可痊癒。當出現痙攣性咳嗽時,患者應及時就醫以防加重甚至產生百日咳肺炎、百日咳腦病等併發症;病情嚴重時,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讓患者更快恢復。
專家提醒,預防百日咳重在維持身體免疫力不降低。例如,在季節變化時合理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注意手衛生、居室通風,在傳染性病原體較多的環境里注意清洗鼻腔,在人員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飲食有節,避免內熱加重招致外感。
而對於如何緩解百日咳帶來的咳嗽,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坦言:
一是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及濕度適宜,避免煙塵、油煙等刺激性氣味吸入,避免誘發痙攣性咳嗽的因素;
二是避免劇烈活動但也不能臥床不動,適當運動加強營養最合適;
三是避免過多刺激,進食、喂藥等儘可能安排在同一時間,不要吃得過飽,進食後拍嗝,防止嘔吐、誤吸。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