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生活問答
  2. 答案列表

古代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和傳說?最有意思的是什麼

回答列表
一、周代:中秋夜舉行迎寒和祭月
相傳古代齊國有個叫無鹽(這名字聽起來顏值為0)的醜女,從小虔誠祭拜月神,長大入宮後不得皇上寵愛。
有次八月十五賞月,皇上邂逅她,竟然出奇的覺得月光下的她美麗出眾,「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分分鐘封為皇后,多加寵愛。
二、唐代:中秋成為固定節日,吃餅食
這個最土豪最會玩的朝代,許多詩人的佳作都有詠月的詩句。
關於中秋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申天師、道士鴻都相約賞月,一時來了興趣,想要去月宮遊玩一番。天師趕忙作法。
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聽到仙女們的美妙歌聲,熟通音律的唐玄宗很是喜歡,默默記心中。後來,玄宗憑著超群的記憶譜曲編舞,創作了載譽樂壇的「霓裳羽衣曲」。從此,民間才開始流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取得勝利,八月十五凱旋而歸,吐魯番商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賀。
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
三、北宋:賦予中秋「團圓」之意
比唐朝更近一步的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出現月餅這種節令食品。
宋代的中秋流行「玩月」,艾瑞啵嘚的中秋日都是一個大寫的瀟洒。當時皇家會舉辦「中秋晚會」,附近居民半夜都能聽到宮裡的音樂聲。民間也不會早早休息,小孩更是盼著這一天,三五一夥的結伴玩到深夜。
玩的這麼盡興,吃的美不美呢?蘇東坡作為資深吃貨,吃完月餅不免稱讚一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對月餅的美味做了細緻的描述。
蘇大才子一到中秋,除了吃月餅,當然少不了賣弄文采,應景的寫寫關於月亮的詩。某次中秋,蘇大才子毫無睡意,借酒消解對遠方弟弟蘇轍的思念,創作了文壇經典:「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此,中秋被賦予了團圓的美好願景。
到了南宋,中秋之夜可謂「歡樂之夜」,當時負責京城治安的「金吾」(相當於警察的官員)也不多事,乾脆取消了夜禁。
四、明代:中秋流行送月餅
到了明代,吃月餅已為中秋節固定風俗,「月餅」還被叫做「團圓餅」、「團餅」。中秋送月餅的風俗據說緣於「走月」活動,就是趁中秋月圓之際拜親訪友,饋贈糕點、鮮果等食品。
歷史上老朱家那個機智man就是利用走月這事完美實現了「月餅起義」
於是,他造謠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吃,才能避免。又親自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元兵)」的字條,大家看見餅中字條,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
起義勝利後,家家吃月餅慶祝,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1、不能光會吃月餅,也注重設計。
《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趕腳那叫一個美味,就叫御膳房用紅綾包著月餅賞賜給狀元、榜眼和探花。
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製作方法更加精緻。餅中放入油酥和糖,這甜香不用腦子也能想到。
宋代之後,除了講究味道之外,餅面設計也受到了重視。
餅面上是各種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起初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估計出於健康考慮,直接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上。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2、相聚怎能少了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說明古人中秋喝桂花酒,現代人多是拿紅酒代替了。
3、中秋的田螺肉,美美噠。
古人在吃方面還是很有講究的!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腹內無小螺)的時候,肉質特別肥美,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也有炒田螺的習慣。
4、熬夜是對節日的起碼尊重。
這話一點沒錯,在古代,中秋夜越晚睡越長壽,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長壽,但更多年輕人借著過節的機會玩個通宵。
5、偷蔥偷菜能嫁好老公。
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園裡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有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6、中秋玩具—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用泥揉成兔子的形狀,坐著仿似人。最初用來祭月,到清代,兔兒爺走起親民路線,搖身一變成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精緻,種類多樣。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刮打刮打嘴」,靈巧的更討人喜歡。
除此之外,古人在中秋節還有燃燈、觀潮、吃鴨肉、吃芋頭等習俗。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